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常被誤稱摩門教)教導其成員要朝自立的目標努力,這代表男人和女人都被鼓勵要接受教育,培養才能為就業做好準備,這也代表了要發展就業技能以及個人專長。耶穌基督後期聖徒被教導要在經濟上負起責任──在他們能力範圍中生活、避免負債,並擁有存款。他們學習要儲存食物及其他的日用品,以在遇到天災或失業時維持生活。

然而,即使是在一個人做好萬全準備之下,仍舊有可能遭遇到無法自立的經濟情況。一年的食物儲存無法支持兩年的失業,一個意外的重大疾病會耗盡一個人所有的積蓄。因為這些理由,後期聖徒被教導要彼此看顧。諸如此類的照顧可能成員間被看到──一籃匿名留在門口的食物、一個由主教轉交裝有現金的信封,姓名保留但希望該需要的人能夠收下、一位成員為另一位有需要的成員找到臨時的工作…等等。

 

禁食捐獻幫助福利計畫

福利計畫的運作 :主教倉庫

主教倉庫

但是大部分的幫助需求可能都超過教會成員本身的能力。因此,後期聖徒成立了福利計畫以幫助暫時需要經濟協助的教會成員。這個計畫和人道救援計畫有別,人道救援計畫是幫助世界上不分宗教的人。一個月中有一個星期日,後期聖徒會禁食24小時。這是一個不喝水也不進食任何東西的完全禁食,為了安全起見,這也只限於那些年齡夠大以及健康狀況許可的人才能做。他們接著會捐獻因不吃不喝而存下的錢給一個特別的基金,稱為禁食捐獻。禁食捐獻被用來幫助那些有暫時緊急經濟需求的會眾。

在此計畫下,受幫助者一定要是教會成員。他與當地主教面談,說明他的經濟情況,表示他的預算已經節省到特定程度,而他也嘗試過照顧自己。舉例來說,一個人有健身俱樂部的會員通常會刪去這筆開支,因為這對大部分人來說非屬必要。主教會對刪減開支提出建議並且評估教會能夠給予何種協助。食物是最常見的協助。

在世界某些地區,後期聖徒有他們的食物銀行,稱為主教倉庫。這些地方除了沒有收銀機之外,看起來就像小型雜貨店。有需求成員會拿到一張可取用食物的清單(他們不會使用隨機捐贈的食物,而是擁有他們自己的農場和罐頭工廠)。他們選擇他們需要的東西,並由主教審查,必要時會做修改。有的時候這會由慈助會會長來執行。(慈助會是女性的輔助組織) 接著這個人會拿著被核准的清單到主教倉庫,裡面的志工會協助完成他領取所需的物資。大多數的食物銀行平均每兩個星期提供一個人一到兩袋的生活用品,但因為要餵飽任何走進來的人,主教倉庫會提供一個人在兩個星期中為了生存所有所需的物資。這些包括了食物、衛生用品、個人清潔用品以及清潔用品。這些有困難的成員從教會收到所有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不需要依靠政府或其他慈善單位,讓這些資源和錢給其他的人使用。

 

福利計畫幫助人們自立

主教倉庫為了換取這些服務及幫助,受幫助者會在教會中做服務。大部分成員在教會中都有一個志工的職位,稱為召喚,但是這些接受幫助的人會有額外的責任──雖不足以支付這個服務,但是足以讓他們為他們所得貢獻一己之力。這對於成員的自尊是很重要的部分。他們通常在主教倉庫領取他們所需的物資。他們也會志願打掃建築、在罐頭工廠工作,或是播種收成時出來幫忙。

這是一個讓人們在能夠自力更生前維持生活的計畫,但是也讓他們保有自尊及自重。這個計畫的一個部分也包括了提供學習自立技能的協助。大部分的會眾會有一位就業專員,此人可以幫助成員學習如何找到工作、寫履歷,以及應對面試。他們也會透過慈助會提供讀寫課程。有些會眾會教導如何說該國的母語。若一位成員需要幫助學習管帳、節儉伙食,或是使用電腦,就算沒有一門課,但總是會有教會成員準備好提供協助。

由於後期聖徒經常彼此幫助也盡力為難關做好準備,他們並不會因為他們真的需要去接受幫助而感到尷尬。他們跟隨教會的規範生活:首先透過謹慎的理財試著自助,有需要時會尋求家人的幫助,在其他方式都失敗之後,他們才會尋求教會。他們知道自己已做了所有可做的,他們會在他們確實需要幫助時保有健全的自我形象。

這是以神的方式去做的福利計畫。救主幫助了那些能夠幫助他們自己的人,但是祂會對那些祂幫助過的人懷有一些期望。祂差遣他們去潔淨自己,要求他們要有信心,或是對他們有其他的期許,祂知道當人們為他們自己的福利貢獻一己之力時,他們會更加感激。

福利計畫在神的事工當中有極大的重要性。在我們提升他們的思想到較高的層級前,我們一定要照顧(人的)物質需求。神的福利計畫的目的就在這當中,是在祂的教會的所有安排中一開始就有的了。當一個家因為對食物、住所、衣服和燃料的需求破碎時,在我們能夠提升這個家庭到我們可以灌輸信心的層級前,我們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安全感,對物質條件富足的感覺。這只是開頭,但除非我們有我們做的事,也就是建立信心的目標,否則僅僅只是給予物質援助將會是失敗的。現在我們一定要了解,若我們只是試著建立信心,卻沒有在一開始讓他們溫飽、讓他們有衣服穿和有地方住,也許我們會在建立信心這件事上失敗。」(第十八章:以主的方式供給,《總會會長的教導:海樂‧李》,2000年,第1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