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會不斷祈禱,凡事感謝?我們會在我們的需求得到幫助時,向神表達感謝?還是會在苦難中不斷記得神的慈悲仁愛而感謝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1879年10月,237個來自猶他州西南方幾個小屯墾區裡壯碩的人們,蒙召喚去開闢一條新路,並且前往猶他州東南方開墾今日稱為聖璜郡(San Juan County)的地方。在這段原本只需六個星期就能到達的行程,他們走了將近六個月才到,他們的英勇事蹟被人詳實地記錄了下來,尤其是在一個叫做石洞的地方要橫渡科羅拉多河,簡直就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凡到過那地方的人,對於篷車隊伍和牲口竟然能夠到那麼低的地方,通過狹窄的紅岩峽谷岩縫、到達下面遙遠的科羅拉多河,都覺得不可思議。雖然渡過了科羅拉多河,但是在前往聖璜郡的路上還有艱困的考驗等著他們。疲倦困頓的他們在1880年的4月初,面臨了最後一道難題──康泊山脊。康泊山脊是一座高聳厚實、由砂岩構成的陡峭山壁,將近305公尺高。

山脊非常陡峭危險,很難想像篷車、牲口、男女和小孩怎麼能夠走過這樣的陡坡。可是,登山者腳下踏的盡是篷車車輪輾過的痕跡,這是他們在很久以前奮力前進時所留下來的證據。吃了這麼多的苦之後,他們有什麼感覺?受了幾個月的磨折辛勞,他們是否埋怨?他們批評那些要他們走上這趟險惡旅程、要求他們放棄許多事物的領袖嗎?如果你們有機會登上康泊山脊,這些疑問都有了答案。紅色砂岩上面刻著很久以前留下來的幾個字:「神啊,我們……感謝您」。(司提反.舒,《感恩》,2001年10月,總會大會)

 

不斷祈禱,凡事感謝

為擁有的感到喜樂

我最近在家庭祈禱中發現,我們可能會因為身體疲累、想要趕快開始著手做事、甚至被外在的環境而影響祈禱的品質。久而久之,我們的祈禱漸漸變成一種重複的話語。當我們祈禱時,不會因為真正的渴望或祈求天父的幫助而求問;反而我們認為天父會理所當然賜予我們祝福,因為我們有祈禱。這並不是天父要我們祈禱的真正目的。當我們談到用「感恩的心」做祈禱時,表示我們的心與神的旨意結合。我們的祈禱與所作所為會因為榮耀神而感到滿足。

「面對巨人」這部電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每場必輸的球賽使得電影裡的橄欖球隊教練失去希望。在他的生活中,他感覺不到神的愛;他甚至認為神在與他作對。學校董事會想要取代他的職位,連他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的領導能力。他不斷思考如何幫助他的球員找回信心,是引導他求問神的最大動力。

他用心在經文中尋找答案,一整夜都沒睡就是因為他有極大的渴望改變。他教導球員們不論今天的比賽結果如何,都要感謝神。經常省思我們得到的祝福,並且在每天的祈禱中感謝能有這些祝福,就能幫助我們更知感恩。

大衛奧.麥基會長說:「走進房間,把門關上,把窗簾拉上,靜靜祈求神幫助的年輕人,應該先傾洩心靈,為他擁有健康、朋友、心愛的人、福音、神存在的明證表示感恩。他應該先把主的恩典從頭數一數。」(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61, 7-8)我們在所有的祈禱中都應當持之以恆地表達感恩。我們常常祈求特別的祝福,因為在我們有限的理解中,我們以為那是我們所需要的,但是,主會按照祂的旨意來答覆祈禱,當我們謙卑地獻上感恩的祈禱時,祂一定非常高興。

我特別喜歡大衛.貝納長老的教導:

「我們若表達由衷的感激,祈禱就會變得更有意義。…祈禱時,只為所得到的祝福表達感謝,而不要祈求任何事情時,祈禱會更具有意義。懷著感恩的心,說出有意義的祈禱是很有力量的。」(大衛.貝納,《常常祈禱》,2008年10月,總會大會)

願我們都努力不斷祈禱,凡事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