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裡,我們有很高的期許與理想。領袖也直言不諱地教導非常特定的理想家庭薈萃、婚前性純潔,還有盡可能依照救主的生活規劃我們的生活。教導理想沒有任何錯,你也可以說那是宗教組織的主要責任。然而,在真實生活中,經常懷著理想使教會成員覺得「永遠不夠好」,因為他們還沒達到理想中正義的後期聖徒生活。長期覺得「永遠不夠好」是因為你的生活看起來不像利阿賀拿的封面、你的孩子離開教會、你的配偶沒有履行教會召喚、遵守智慧語對你來說很難、你很難原諒一個人、你的工作收入不好,或是你不是個稱職的父親或母親,都可能會使我們貶低自己。

 

什麼是羞愧?

羞愧是一種人人都有的情緒,研究學者,布芮尼.布朗博士如此定義羞恥:「強烈痛苦的感覺,或相信我們有瑕疵而不值得獲得愛與歸屬感的經驗──我們曾經體驗或做過的事,或是沒有做到的事,讓我們覺得不配與人往來。」羞愧讓我們躲藏、論斷自己,並做有更多遮遮掩掩的行為。

 

羞愧的肇因

宗教組織並不是我們認識理想的唯一地方。我們被不同的訊息轟炸,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理想中的男人和女人應該如何行事、理想中的房子與家庭看起來應該怎樣、你的孩子應該有怎樣的行為……等等。沒有達到理想狀態,或我們想要怎麼看自己與別人怎麼看我們,都是羞愧的肇因。

我的理想身分之一,是被視為一位「好媽媽」。如果我沒有做到「好媽媽」應做的事──如果我因為工作繁忙,忘記孩子們要去看醫生,或是失去耐心──我的理想身分就受到威脅,我也會覺得羞愧。不只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我們去想別人如何看我們也會引發羞愧感。

 

羞愧錯了嗎?

你可能會想:「當你沒有達到理想,覺得羞愧有什麼問題?那不是會讓你想要改變嗎?」不,羞愧並不會激發自我改進。大部分只會使自我毀滅的行為變本加厲而已。長期感到羞愧會以變態的完美主義、飲食問題、性行為問題、藥物濫用,以及性暴力等形式呈現。長時間下來,羞愧可能會與我們的自我形象結合,與我們是怎樣的人(不是我們做過什麼)的核心思想結合。

羞愧對後期聖徒來說變得格外棘手,是因為我們雖然可以無視屬世傳達的訊息──我們的理想很膚淺、平凡,有時甚至是完全的邪惡,但是忠信的教會成員不能隨意忽視教會領袖提出的理念,也不應該這麼做。我們要如何接受教會領袖建議的理想,同時又不因為我們做不到而陷入自我毀滅的羞愧中呢?

 

一、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劃清界線

悔改 是進步的契機

我並不是建議我們應該拋棄我們的教義與教導中傳達的理念。我建議我們應該要公開討論理想家庭、理想母親、理想聖職持有人、理想孩子或青少年的形象,當作我們努力──但並不是要很快就達成──的目標。我見過「宗教理想在今生是可以達成的」的信念所帶來的傷害,造成毀滅性的完美主義、憂鬱症、焦慮症、自我貶低,以及羞愧。布芮尼.布朗博士建議,「健康的努力」朝向目標與病態的完美主義並不相同。

在我青少年時代,我知道我的生活備受祝福與擁有許多特權,有段時間,我依舊不快樂。我的結論是我的心理一定有些問題。我開始經歷深沉的愧疚──我有缺陷,因為我曾經有些時間感受不到快樂與感恩。我有福音,我應該要快樂。我陷入多年的病態完美主義、否定我的情緒,並隱藏我真實的自已。

 

二、了解「羞愧」與「罪惡感」的區別

羞愧與罪惡感並不相同。「我做了壞事」是罪惡感。「我很壞」是羞愧。罪惡感渴求使徒保羅所說的「屬神的憂傷」,刺痛我們的良知,幫助我們離開無益的行為或罪。不幸的是,在後期聖徒文化中,我們幾乎不會談論罪惡感與羞愧。家長與領袖無意中使用羞愧的戰術,使人們服從或改變,並非罕見的事。

在我的診所中,我見過尋求與性有關的幫助的後期聖徒們,都是深陷在羞愧當中。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們慣於專注在性的問題(端莊、貞潔、警告色情)其實惡化了羞愧的感受,並助長延續被禁止的行為。羞愧(我很壞、我不完美、我不配被愛)持續增強性問題的循環,因此罪惡感(我很好,但是我做出有害或不好的選擇)將人與行為分開,讓一個人有更多自由去選擇不同的行為。

 

三、培養並練習抵抗羞愧

布芮尼.布朗博士提出羞愧抵抗力的模型,包含四個步驟,能幫助我們以健康的方式管理羞愧。第一步是要能夠辨認出我們感到羞愧,並了解引發羞愧的原因。這包含了辨認我們感到羞愧的生理反應,以及辨認並了解我們的理想身分。第二步是練習批判性自覺,或是透過認清每個人都會感到羞愧,使我們的羞愧正常化。第三步是尋求可信賴的人的支持,而非隱藏你的感受。第四步是將我們感到羞愧的故事告訴一個會以愛心與同理心回應你的人。如果我們的支分會能夠成為一個可以讓我們安全分享羞愧經歷的地方,那不是很美好嗎?試想看看,那能夠在我們與彼此的心中帶來多麼大的療癒啊!

 

四、成為有同理心的聲音

信心來自選擇布芮尼.布朗博士的研究指出,羞愧需要三個要素才會惡化:秘密、沉默,以及論斷。那麼羞愧的解藥是什麼呢?同理心。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會經歷羞愧的感覺,我們也需要有人願意聆聽我們的故事,並以理解、愛心,與同理心回應。當我們聽到他人的羞愧或痛苦情緒,我們常有的直覺反應是嘗試鼓勵他們,要他們「看事情的光明面」。雖然這個方法是出於善意,但是那對於治癒羞愧沒有幫助,那只會讓人感覺受到輕視,也不是同理心。

泰瑞莎.懷斯曼找出同理心的四個核心方面,闡明了何謂同理心,以及我們能如何用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一)能夠看見其他人看見的世界、(二)站在客觀立場、(三)了解對方的感受、(四)說出你對對方的感受的了解。同理心並不是鼓勵某人,或是告訴他們,他們有多棒。同理心是在認知上了解,情緒上感受對方,以及讓他們能夠感受到你能感同身受、你能了解、你們能產生連結。

 

結論

缺乏情緒上的認知,將之歸咎於「萬惡之父」,或是誤解教義,都可能在家庭與社區中產生羞愧感。身為一位二十年來與後期聖徒共事的治療師,以及身為一位教會成員,我看見不願公開承認羞愧所造成的惡性結果。現在就是辨認我們與他人心中的羞愧的時候,去辨識羞愧與罪惡感的差別、公開承認由教會提出的理想是我們很難達成,卻可以努力的目標,以及聆聽其他人分享的羞愧,以做到我們「安慰​需要​安慰​的​人」的承諾。

 

原始文章由Julie de Azevedo Hanks所寫,在ldsmag.com張貼,標題為《Mormons and Shame: When You Don’t Measure Up to the LDS Id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