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不重要的事

雖然在這篇文章中,我沒有打算專注在摩爾門經的翻譯過程上,但一件需要被點出來的事情是,主運用約瑟.斯密對先見石(他的「語言」)的理解,來幫助他翻譯金頁片。隨著約瑟更加地理解福音,他也就停止使用先見石了,因為他已經能在不使用先前的初級翻譯工具的情況下,能夠辨識接受啟示的方式了。

約瑟最初使用先見石這件事被淡化了。這件事並沒有被否認,只是被淡化了而已。因為從事後來看,這僅僅是歷史上的一個幫助約瑟在獲得啟示的過程中,保持專注的工具罷了。由於事件的淡化,那些未來的世代(先見石這個概念不在我們的理解範圍內)開始將「烏陵和土明」(在約瑟的世代,這個詞被用來指先見石及尼腓人的譯具)這個詞的用法與保存金頁片的石箱中的「譯具」混為一談。

教會領袖並沒有在約瑟的翻譯方式這個議題上說謊,只是把翻譯的故事轉換成後來世代的後期聖徒的語言時,真實事件的細節被輕描淡寫地帶過而已。那些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們依然能夠找到故事的細節,有的時候我們也會看到各種教會官方和半官方出版的刊物(包含一篇在1974年朋友雜誌中的文章)提到約瑟的先見石。

正如同世界上大部分的人一樣,大多數的後期聖徒都不是專業歷史學家。在網路數位化,及早期文件被數位掃描的時代之前,就連專業的歷史學者也很難找到一些過去的模糊細節。除非一些新聞或一些場合讓這些事變得廣為人知,否則一般的後期聖徒(就像任何社區的一般居民一樣)通常對歷史上的奇聞軼事也是一無所知。

研究顯示,大部分的美國人都對許多歷史、科學及學術上的一些應該列於「常識」範疇的議題充耳不聞。如果大部分的成人都對過去自己國家歷史中的重要事情不聞不問的話,可以理解為何許多後期聖徒依然對一些我們宗教歷史上較為次要的觀點(但依今日的標準看來卻很奇特)置若罔聞。(真的令人感到遺憾)

除了淡化議題的事實之外,另一個造成普遍對教會歷史無知的原因是,教會將重點放在靈性的成長而非歷史性的史實上。當一個人抱怨他從未在主日學中學習有關約瑟.斯密多重婚姻的事情時,我們需要退一步去檢視主日學的目的。任何一個有教過主日學的人都知道,每堂課的重心應該是將聖靈帶入課程中,來幫助學員增加他們對神的忠誠,並成為更好的丈夫、妻子、孩子、鄰人以及手足⋯⋯等等。

課本必須要將重點放在會幫助教師將聖靈帶進課堂中的主題上。研讀手冊也必須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來讓非學者、一般對歷史或科學不感興趣的教會成員,以及閱讀程度中下的教會成員理解。

正如同主教、托兒班同工、施助弟兄及姐妹一樣,主日學教師也是義工。雖然一些主日學教師可能擁有高學歷或博學多聞,但是教會無法假設每一位被召喚教導的人皆有紮實的歷史背景或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來參與及討論富挑戰性的議題。

淡化議題

明目藏身

我應該要停下來強調一個重要的要點,即雖然有許多歷史議題都已經被淡化,但是這些議題並沒有完全從教會刊物,包含課程研讀刊物中消失。旌旗雜誌以及它的前身:Improvement Era雜誌和一些主日學手冊、或是教會大學所出版的刊物,皆有涉及到每個被誤以為真,同時具挑戰性,並也讓現代後期聖徒感到不安的議題。淡化並不等於欺騙。

在我的著書《信心動搖症候群》(非官方翻譯)中,我引述了網路上一位後期聖徒做出常見的聲明,指出教會「竭盡所能地」向教會成員隱瞞約瑟・斯密實施多重婚姻這項事實。但,事實是在許多旌旗雜誌中,甚至是2007 年的總會會長的教訓的課本中都有提到約瑟的多重婚姻。

比爾聲稱他從來沒有接受過約瑟在翻譯摩爾門經時,使用先見石的教導(一個我在信心受考驗的其他人口中聽到的主張),但是達林·鄔克司曾在1987年的旌旗雜誌中談到這個部分。在一篇叫做「用教會刊物明目張膽隱藏教會史實」(非官方翻譯)的文章中,FairMormon已經收集了一長串最有考驗性的議題,以及能在哪些教會刊物中找到這些議題的答案。

淡化議題

歸向基督

為何不在教會更明確地討論這些事呢?一堂涉及多重婚姻(僅是片斷)歷史的主日學,又會帶來什麼益處呢?典型的教師能融會貫通,並以一種能解答全班員的問題及疑慮方式討論,但同時又能將基督的贖罪之靈帶進課程的機率有多大?

教會藉著堅持將重點放在救恩的重要原則而不是歷史細節,來履行其帶領人們歸向基督的核心使命。(如同上述,這些細節不僅具爭議性並且會引發不同解釋,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以片斷又不完整的方式呈現)

後期聖徒的總會持有權柄人員也曾經接受同類型的義工所教導的課程,使用的課本也跟給閱讀能力中下的聖徒一樣。並沒有所謂的先知學校給那些在未來有潛能要成為支聯會會長或總會持有權柄人員的現代後期聖徒。

那些被召喚擔任最高領導職位的成員,通常都是藉由啟示,並根據及該成員的配稱度和服務的意願(包含過去的經驗)所揀選的。這些召喚並不是基於他們在學術上的成就、看法、或他們對過去教會歷史中某些晦澀知識的掌握程度。其實領袖在歷史議題方面,不一定懂得比其他教會成員多。很不幸地,缺乏對這些過去歷史議題知識的適當教育,基本上就是確定了僅有極少部分的教會成員會對這些議題有所了解。

在有利弊的網際網路中,已經打開了寶庫和窗戶,照亮了曾經遺失的事物。網路上所揭發的事,當然不會自動地為被分享的事物提供其背景。背景往往會留下解釋的空間,正如同其他許多有爭議的事情一樣,解釋的方式可能天差地遠。

不幸的是,一些第一次發現這種資訊的成員,帶著他們被「欺騙」的錯誤假設而離開教會。因為這些來自網路的新資訊不僅揭露了他們對這個宗教不熟悉的一面,同時也削弱了個人對信仰本身所建立的靈性根基。

看到這些反應非常令人難過。由於這種本能反應基本上建立在感受而非批判性思維,造成他們錯誤地認為信息被刻意隱瞞,也導致他們得出錯誤的結論——這些新見解自動反駁了教會針對這些主題所主張的論點,懸置了有利於教會的證據,並最終使他們個人的靈性見證失效。

淡化議題

藉著學習和信心

​​教會歷史文件的出現令後期聖徒學者及學生興奮不已,因為這些文件連過去最傑出的學者都難以找到。忠信的後期聖徒學者以及歷史學家大多會發現,教會歷史中並沒有任何事蹟能成為批評者攻擊教會的把柄。當我們以宗教背景的角度來理解事情時,教會歷史中的所有發現,僅僅是在幫助我們更了解我們復興這個宗教的先驅者,以及天父是如何藉著和我們一樣的平凡男女來行奇蹟。

接受更好的教育是理智上叛教的解藥。教會對目前教會成員缺乏歷史知識的情況做出了應對,藉由討論具有潛在挑戰性的主題,以及展示大量的早期教會文件——約瑟.斯密文獻集計畫,教會不辭辛勞地複製上百頁的早期後期聖徒文件,使一般教會成員及學者都能享受閱讀這些紀錄。

對於那些像約翰一樣,有一個朋友或親人感覺被欺騙的人來說,重要的是我們要意識到他們的痛苦和焦慮是真實的。貶低他們的痛苦和擔憂並不會對解決問題有任何的幫助。我們可以同情他們的感受,而不必認同他們認為引起他們不適的來源——即教會說謊的指控。雖然教會未能讓他們了解到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並不是教會的不對,但這也不完全是你親人的錯。因為從他們的角度來看,這一切看起來像是教會在欺三瞞四。

爭論肯定是無濟於事的,因為紛爭之靈是屬於魔鬼的。(尼腓三書11:29)最好的方式是以真誠的愛,並仰賴聖靈的指引來證明教會從來沒有說過謊。因為

  1.  在教會刊物中有提到這些事
  2. 教會課程(主日學、慈助會、聖職課程)的主要重心是在帶領我們歸向基督,而不是討論那些對過去的一代意義非凡,但對今日的我們卻有著不同意義的歷史議題。
  3. 我們依然能用具有邏輯性的答案(文章中所提到的資源),並在在教會所接受和主張的真理範圍中,來為一切的議題作出解釋。

當我們以及像比爾一樣在掙扎的人一旦意識到不去刻意強調並不代表欺瞞時,我們就能擺脫受傷、焦慮,和懷疑不信的感受,對寶貴的見解打開心胸,並再次燃起對早期教會歷史的興趣。減輕這種不適能讓我們的心去察覺聖靈確證的低語,告訴我們耶穌基督是這個教會的元首。

文章下篇:《醫治不再信任教會的心.上篇

原始文章由Michael R. Ash所寫,張貼於thirdhour.org,標題為《Healing When Trust is Broken with the Church

延伸閱讀:《給已經離開教會或考慮離開教會的人的一封信

延伸閱讀:《我的配偶選擇離開教會。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