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處在困難的時刻,閱讀其他人忍受並戰勝考驗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聖經充滿了以信心在各式各樣考驗中奮鬥的故事,雖然有時候他們也需要一點時間來培養信心。在經歷自己的考驗時,閱讀這些故事可以帶來安慰和指引,幫助你度過最壞的──或甚至只是每天的考驗。

 

以斯帖:為真理而戰時找到安慰

五個安慰人心的聖經故事以斯帖的故事是一個具爭議性的篇章,因為有一些聖經學者不確定這是否是真實的,也因為這故事看起來是在提倡一個政治性訊息,跟聖經裡的宗教性訊息不太契合。不論是否是真實的,這故事已幫助各個年齡層的許多人在困難時期找到勇氣和安慰。身為基督徒,我們被召喚要為真理和正義而戰,不論風險為和或有可能使我們變得不受歡迎。這個故事要從以斯帖之前開始,國王娶了一個叫瓦實提的女子,她非常漂亮。國王希望她出來向客人展示她的美貌,那些客人都已喝醉了,因此可能會有不敬的場面,所以她拒絕過去。國王非常生氣,但她的行為情有可原,所以只是被廢除王后身分,她本來有可能會被殺。

以斯帖是一位猶太女子,她和瓦實提很不一樣──害羞、安靜並且服從。她在一個選妃活動之後變成國王的寵妃,取代瓦實提的王后之位。她和瓦實提一樣非常美麗,但在皇宮中沒有人知道她是猶太人。她的表兄末底改是撫養她長大的人,他發現奸臣哈曼計畫要殺所有的猶太人。哈曼欺騙國王,說服他同意這項計畫。猶太人知曉情形後開始禁食,披麻蒙灰站在宮門之外。這是違法的,以斯帖因此很擔心末底改的安危。

末底改希望以斯帖到國王那邊為猶太人求情。但在當時,若不蒙召,擅自晉見可能會導致被處死。末底改指出,如果滅絕令執行,她無論如何仍然會被殺死。他說,神給了她王后的位分就是為了現今求情的機會。她請末底改叫所有的猶太人禁食三天,她和她的僕人也這麼作,然後她會去見王,如果她被處死,那就讓事情這樣發生吧。

以斯帖的計畫進行地很順利,國王沒有殺她,而哈曼最後以叛國罪被處死。雖然滅絕令已出,但猶太人被允許保衛自己。這個事件變成了猶太節慶普珥日的基礎。今天,我們沒有被要求冒著生命危險為正義而戰,但我們確實面臨處在許多需要展現道德勇氣的情況。如果所有人在一個不當的議題上保持沉默,那麼真理的反叛者就會獲勝。

「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的信仰難免會遭受考驗。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置身在人群裡,卻在關乎某件事物是否合宜的議題上,成為少數份子,甚至獨自一人。我們是否有道德勇氣去堅持自己的信仰,即使這麼做表示我們必須獨自奮戰?……  我們一定要有勇氣去面對我們所遭遇的任何挑戰。」(多馬.孟蓀,《獨自奮戰的勇氣》,總會成員大會,2011年10月)

在這些辛苦又充滿挑戰的日子,以斯帖說:「我若死就死吧!」對我們很有幫助。我們也許不會總是贏得勝利,雖然以斯帖真的成功了,但就像她了解,如果她在這個嘗試中喪命,她是死於為道德目標而戰,會在神正義的一邊。

 

撒勒法的寡婦:跨出信心步伐時獲得安慰

Widow-of-Zaraphath-214x300在聖經裡,撒勒法的寡婦甚至沒有名字,她在那時候並不被認為是重要的。雖然如此,神知道她的需求,並派人以一種最不尋常的方式達成。神所要求的只是要有信心,一個比我們許多人具備的更大的信心。

這位寡婦因為持續乾旱帶來的飢荒而受苦,許多人挨餓著。先知以利亞當時正躲起來,神告訴他去找一位寡婦來尋求食物和住宿。她是一位外邦人,不是猶太人。他在城鎮的門口找到她,她正在那裡收集柴枝,準備她認為將是她和兒子的最後一餐,之後他們就沒有其他食物,只能等待死亡。

以利亞向她要水。嚴重的乾旱時期,水是很難取得的,但她仍然願意給他一些。接著他向她要餅。她解釋自己只有一點點麵粉和油。他指示她先為他作一個小餅(類似口袋薄餅),然後再為她自己和兒子作餅。他請她不要害怕做,並相信他的承諾,就是神──一位不是她的神──將會使她一直有麵粉和油,直到再次降雨。

大部分的婦女都會很害怕做這樣犧牲,特別是當她們有一個挨餓的孩子。這位婦女甚至不是猶太人,所以她也許很合理地不視以利亞為先知。神奇的是,她信任以利亞和以利亞口中的神。在先知住在她家的幾年中,她持續有足夠的食物。

從寡婦的經驗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安慰人心的事情。其中一個,是神注意我們的需求,即使我們不是很重要的人物。畢竟,我們甚至不知道這位婦女的名字,然而耶穌基督知道她是誰,並在祂講道時提到她。儘管她很窮,她對神來說很重要,神不看我們的財富或社會地位,種族或文化。祂知道她的名字,即使我們不知道。

害怕時這個故事對我很有幫助。這位婦女必須在為自己和她兒子作餅前先幫以利亞做餅。只有在她先為他做餅之後,她才會發現有足夠的油和麵粉給她餵養孩子。有困難時,我往往希望神在我表現對祂的信賴之前先幫我解決問題,那位寡婦幫助我記得要信賴神的指示。我不能總是等待神為我走出第一步。有時候我只是要在接受神教導後,跨出那信心的步伐。

 

約拿:做錯事,悔改!

images (1)聖經有許多關於人們做錯事的故事。從這些故事而來的訊息教導我們可以悔改,神將會寬恕我們的罪。

有時候我們認為被召喚當先知的都是非常完美和勇敢的人。約拿是位先知,他被召喚到尼尼微城宣講悔改。約拿讓我們看見,先知只是平凡的人,被召喚去做不凡的事。我們所有的人也是平凡的人。我們如何回應神的召喚才是使我們變得不凡與否的要件。

約拿似乎曾經對神的作法很生氣。在他那時候的以色列人被教導猶太人是被揀選的人民,外邦人都不好。這個想法深植在他們心中,使得他們忘了一些外邦人也許是正義的,或者神其實也愛外邦人。亞述人在約拿人民的心中是特別邪惡且喜愛征戰的民族,這兩個民族視彼此為仇人。

約拿很不滿神要他去向他的敵人宣講福音──並不是因為他害怕,而是因為他不想要給他們機會悔改、被拯救。如果悔改,他們也許不會被毀滅,而約拿希望他們被毀滅。所以他並沒有去尼尼微,反而跳上往他施的船。他想像自己可以往其他的方向躲避神。他的偏見阻礙了他了解神對所有子女的愛和仁慈。這對先知來說是個很嚴重的錯誤。

當然,躲避神是不可能的,神發起暴風雨,使得船陷入極大的危險。約拿正在睡覺,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水手們開始把船上的東西往外丟,希望使船輕些以獲救。但事情沒有好轉,船長把約拿叫醒並說他應該呼求神,讓他們知道誰犯的錯造成這個暴風雨。他們摯籤,結果指出約拿是罪魁禍首。約拿告訴他們把他丟下船,整船就可以獲救。一開始他們不想這麼做,所以他們先試著擺槳,想把船靠岸,但最後他們了解到必須把他丟下船。

我確定約拿心知自己須因憎恨和反叛而付出生命。然而令他驚訝的是,神準備了一個方法救他。祂派出一條大魚把約拿吞進去。魚出現時,約拿大概不會覺得很舒服,畢竟被一條大魚吞進去,感覺起來不像是獲救。他在裡面待了三天──大概是生命中最不愉快的三天。這個故事被認為像是基督待在墳墓裡三天的象徵。約拿花了三天祈禱和悔改,向主承諾如果他可以離開這裡,他會去做正確的事。當三天結束後,大魚把他吐出來了。

有困難時,很多人會向主承諾,但很少人真的遵守承諾,但約拿做到了。他到尼尼微宣講悔改。他大概很驚訝,人民相信他並悔改

很重要的是,約拿在經歷這件事後並沒有變得完美。當人們悔改時,他並沒有高聲慶祝,反而生起氣來。他並非真的希望他們悔改,尤其是當神選擇不要實行曾對他們所承諾的懲罰。因為他們悔改,神也接受他們了。約拿罵神,並建議神如果事情真要如此進行,不如把他殺了。

神再次幫助約拿悔改。他到城外等著看他的敵人會發生什麼事。神安排一顆菎麻來遮蓋約拿,為此他很感激。但隔天早上,神安排一條蟲咬死這個菎麻,又安排炎熱沙漠風暴和熱氣。約拿因為非常的不舒服而想死去。神幫助他了解他不高興是因為保護他的菎麻死了,他並沒有作任何事來栽種培養它,尚且為菎麻的死去而難過,那就更不用說神對尼尼微城數十萬祂的子女的愛了。他幫助了尼尼微的人悔改,應該為神的兒女的救恩而慶祝,這些人透過約拿的宣講獲救,他們是神所培養的人民。

約拿故事蘊含許多教訓。我們不能從神面前逃走,試著逃避祂的命令不是一個好主意。然而,另一個故事教導我們的是我們可以悔改並被寬恕。神寬恕尼尼微人民深重的罪惡並向他們發慈悲。他也對約拿作同樣的事。不論我們是誰,神希望我們悔改並回到他身邊。祂差遣樸人們使這些事情可以完成。那蒙差遣的人也許並不完美,但他們可以向我們顯示回到神的家的道路。

尼尼微的人民非常邪惡,但神仍然努力工作,給他們機會獲救。一旦尼尼微的人悔改,神就忘了他們的罪,並改變了祂的計畫。我們可以料想,祂慈愛地培養約拿所作的努力,對其他先知也是一樣的。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太邪惡而感到毫無希望,約拿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悔改並改變生命。我們要相信神會幫助我們通過這個過程,如果我們需要的話,祂會引導我們找到能幫助我們的人。

 

拉撒路:當你感到毫無希望時

Lazarus-300x199拉撒路和她的姊妹,馬利亞及馬大是救主很親近的朋友。救主使拉撒路起死回生的故事可以在我們感到毫無希望時帶給我們安慰。神不會從死裡救每個人回來,但這故事向我們保證神比任何俗世力量都強大,對人的生命及這個世界有個計畫。如果我們信賴神,我們會了解考驗往往是為了更好的益處。

拉撒路生病時,耶穌並不在他身旁。耶穌是接獲訊息請祂回家去救他,但耶穌選擇延了兩天再回去。祂解釋拉撒路的死有個目的,就是來榮耀神。當祂準備要離開時,門徒警告祂回去太危險了,但是耶穌並不在意。當祂接近祂朋友的家裡時,馬利亞和馬大對於耶穌這麼久才來有些不快。馬大跑去見耶穌,那時祂還在路上,馬大告訴耶穌說她兄弟已經死了四天了,如果那時耶穌在那裡,他就不會死。儘管如此,她說她知道不論耶穌向神求什麼,她都能得到。她對救主有強大的信心。耶穌向她保證她的兄弟會再次活起來。

她以為祂指的是應許的復活,她見證說她相信。她回去告訴她的妹妹耶穌已經來了,祂想要和她說話。馬利亞跑去見祂。她因為兄弟之死非常難過地倒在祂的腳上哭,並且也說如果耶穌那時在那裡,拉撒路仍然會活著。耶穌因她深層的悲傷而心碎。祂問拉撒路在哪裡,其他人說要帶祂去看他。耶穌也因為他朋友而感到極為憂傷,甚至哭了。當他們到達墳墓,祂指示人們移開石頭。馬利亞反對,說死人身體已經臭了。耶穌提醒馬利亞祂已親自教導她如果她相信,她將看到神的榮耀。

石頭被移開了。耶穌向神作了一個感謝的禱告並命令拉撒路起來。祂就起來了。

耶穌說這件事完全是要幫助人們見證神和耶穌基督的能力。馬利亞、馬大和其他愛拉撒路的人在這期間深受痛苦,但不論耶穌如何地愛他們,必須允許這件事發生。因為祂這麼做,幾個世紀的基督徒學到關於救主的重要教訓。考驗來臨時,我們會希望神盡快地移除它們,甚至避免它們發生。然而,我們通常都是藉由考驗才學習和成長。別人也能從我們考驗中的教訓獲益。如果我們以信心面對它們,讓神來主掌,我們的生命會更加豐盛有意義。

 

耶穌基督的贖罪:當我們感到不被愛護的時候

耶穌花了三年教導福音並幫助跟隨者到達信心的下一步。然而,祂來到世上的使命在祂傳教的最後時刻發生:贖罪。在祂被逮捕前,耶穌基督來到客西馬尼園。祂在那裡開始為這世界的罪贖罪,在世界創造之前祂就已承諾要做這件事。這完全是出於祂自願的,但這也是必須的。身為唯一可以實現贖罪的人,如果祂選擇不要當救主,人類就沒有任何希望了。我們不能夠悔改,從死裡復活,或得救。

幾位使徒和祂在一起,祂告訴他們,當祂進客西馬尼園時要警醒。贖罪過程的痛苦,包括為每一個人的罪受苦,是非常劇烈的,祂的每個毛孔都因此流血。當祂短暫地停止時,祂回到使徒旁並發現當祂為他們受苦時,他們睡著了。祂繼續回到贖罪的過程,但再次回去時發現他們又睡著了。他們不了解祂正在做甚麼,雖然祂很難過,但也原諒了他們。

當耶穌被捕時,祂忍受了極大的虐待,祂為了更崇高的目的承受了這些。祂被放在十字架上,痛苦地死亡,雖然祂能夠阻止事情發生,但祂並沒有這麼做。祂讓自己領受死亡。三天過後,祂從死裡起來,為我們所有人打破死亡的牢籠。

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我們能夠永遠活著並悔改我們的罪。如果我們悔改,我們可以完全地被寬恕,因為耶穌基督償還了我們無法付出地代價。如果我們試著變得更像基督來顯示我們的信心,我們能夠和神永遠住在一起。對那些愛救主並不忍看到祂受苦的人,耶穌基督贖罪的經文可能是最難以閱讀的章節之一。同時,這也是神和耶穌基督對我們超乎尋常的愛的見證。

父母知道他們多想要保護他們的孩子免於受苦。神愛耶穌基督勝過我們愛自己的子女,但祂必須退出,讓耶穌一個人為贖罪受苦。祂這麼作是因為祂也非常愛我們,願意代替我們受苦。祂派遣祂的兒子,知道祂的生命將會是多麼難,我相信這比派遣祂自己還要難。

耶穌有能力來到世上過著輕鬆和完美的生活,但祂選擇不要這麼作。祂來,以救主的身分前來。本身沒有罪,但祂仍然為我們得罪付出代價,而不只是過著沒有負面後果的生活。祂是這麼地愛我們。

贖罪每天都提醒我,我是深深被愛的,而且永不孤單。救主忍受痛苦、受難和孤獨,所以如果我選擇完美的永生,我就能擁有它。祂提醒我生命中所有的考驗,都是神愛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