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後期聖徒。我們知道自己是誰、過著福音的生活,並喜愛這樣的生活。
但當你覺得不知道自己是誰時怎麼辦?當你覺得過福音生活是非常困難時該怎麼辦?
當你覺得你是信仰團體中的一員,但是你卻在相信的邊緣徘徊時該怎麼辦?
這些問題讓我們問到了重點:如果你覺得你無法融入怎麼辦?
感覺不足和懷疑
你也許有過這些感受。也許你在獲得見證前已經遭遇過信心的挑戰,也許你在此時正有如此的感受。
就算你從來都沒有信心的問題,你應該認識有信心問題的人,或知道一些人正在懷疑自己的信仰或覺得自己無法融入。
說真的,這個問題比你想像的還要普遍。
約瑟.斯密教導:「不需要犧牲所有的事物的宗教,永遠沒有足夠的力量,去產生通往生命和救恩所必需的信心。」
雖然這句話通常都是在談論犧牲的重要性時提到,但也使我們發覺這句話和服從之間的關係。
犧牲一切(或願意犧牲一切)需要的就是服從。沒有人生來就想要犧牲一切──事實上,我們之所以願意犧牲,是因為我們的信心帶領我們服從。我們必須服從才能得到獲得永生的渴望,並有資格獲得天上的祝福。
我們想要變得完美就必須完全地服從,這是我們最終的目標。但若現在就要完全地服從呢?你是否會感到龐大的壓力?摩爾門教徒不是唯一有這種感受的人。
猶太正教生活模式的壓力
猶太正教團體最近面臨許多令人痛心的自殺及毒品過量的案例。不幸的是,許多這些自殺及毒品的案例都來自那些懷疑自己信心的信徒,或那些認為自己不夠完美的人。這些信徒吃力地面對因無法實現的高標準而來的龐大壓力。
Forward.com是一個傳達對美國猶太人重要的尖銳議題、想法,或機構的網站,此網站最近發表一篇文章標題為「能比2016更糟嗎?──在極端正教自殺及毒品中度過的2016」這篇文章探討「極端正教」團體面對自殺及毒品在信仰中的盛行,已成為他們心中的恐懼。
這篇文章不斷地引用男子多伊奇,猶太團體中的一位反毒份子的話。他回想起他認識的一些人在2016年自殺或因毒品過量過世。
「最難過的是你從他們臉上絲毫看不出端倪。」多伊奇說。「因為這個團體很封閉,他們很害怕,所以不願談論或表現出來。」
他後來又說:「這些人覺得沒有人會聆聽他們說話。他們的家人會說:『你讓我們的家族蒙羞。』」
這些嚴格的超猶太正教徒的生活比後期聖徒的生活標準還更嚴格許多。但和後期聖徒信仰一樣,極端正教也相信他們要跟隨著神的旨意,若他們的孩子、配偶,或朋友不相信時,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打擊。
信仰 vs. 文化
根據多伊奇,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感受,或擔心會讓家人或親愛的人憤怒,都是這些猶太團體在2016年的自殺與毒品過量中一項重要的指標。不幸的是,這些人的初衷也許是好的,但毫無疑問地,他們背負著家人加諸的必須完美實行宗教的壓力。
MormonHub的作家蓋兒(Gale)在她16歲決定加入後期聖徒教會時也遭遇過類似的經驗。她的父母不准她加入教會,他們感到被背叛。他們是猶太人,但還不算是猶太正教徒。他們從不在家中實行宗教教導。蓋兒的父親其實是位無神論者。蓋兒的反抗由這樣的背景而來,她想尋求信心。研究顯示,不知論者與無神論者超過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會尋求信仰。
「這種猶太基督教的態度也能在不同信仰中的堅信者中發現,包含無神論者,也包含摩爾門教。」蓋兒繼續說。
「當生活被信仰滲透但卻缺乏信心的行為。當你覺得自己和別人不同,或覺得自己不相信,無法融入,或想背棄你的信仰時,該怎麼辦?」
許多人都面臨這樣的問題。
歸屬於某個信仰團體會為團體中的成員帶來平安、安全感和目的。但是當有人懷疑自己的信仰時,他可能會覺得自己失去了那些好的感受,而他也讓對他最重要的人們失望。
我們可以理解這樣的迷惘常常帶來困惑、孤單、憂鬱和焦慮。
這些不安的感受和迫切,導致許多懷疑自己信仰的人瀕臨自我毀滅。不幸的是,許多人選擇走向毀滅。這些人覺得自己無法戰勝這些團體加諸給他們的壓力──甚至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
「通常一個人深信的信仰不一定會帶來壓力,但他們為了實現信仰遵行的文化反而會帶來壓力。」蓋兒說。「他們要如何起身說『我想做點不一樣的事』?許多自殺的猶太人封閉自己,沒有人知道他們遭遇的困難。」
懷疑與掙扎不需要走向毀滅
2015年十月的總會大會中,賀倫長老的演講《看,你的母親!》談到一位配稱的年輕人因同性吸引的問題提早返鄉後所面對的信心挑戰。他談到這位年輕人努力配合教會文化與教義和信仰。
「…但信心卻岌岌可危,他情感上的重擔越來越重,靈性上的痛苦越來越深,他因此在受傷、困惑、憤怒和孤立的情緒中不斷循環。」賀倫長老說。
然後賀倫長老說到這位年輕人的母親,她沒有在他身上加諸壓力,她對她的兒子表達愛以及對福音的愛。
「……她向兒子見證神的力量、這是祂的教會,尤其為神對她孩子的愛作見證同時也為自己對兒子不折不扣、無盡的愛作見證。」
當有人向我們表達和自己信仰衝突的感受時,我們應該要這樣面對。沒錯,當別人選擇和自己不同的人生方向時我們會感到失望。但我們也會為他們歸來的希望祈求和禁食。
但我們不能創造一個沒有人敢透露他們的恐懼、挑戰,或懷疑的環境──我們必須阻止他人為自己加諸不必要的壓力。
賀倫長老談到的那位年輕人提早返鄉後一定遭遇許多挑戰。這一定很難向他的父母、傳道部會長、主教,對任何人啟齒,談論他面臨的考驗。承受文化壓力不是件易事,他也會害怕他愛的人對會對他下什麼評論。
但他理解宗教文化與宗教教義之間的不同。
不論別人怎麼想,特別是那些超猶太正教信仰者,不論這個人覺得自己的團體會說什麼,不論他的家人朋友甚至他自己會面對什麼壓力──我們都必須知道神的愛永遠永遠不會消失,永遠不會挫敗。
如果你正在面臨任何程度的信仰挑戰,記得尋求那道光。和你尊敬和景仰的人聊一聊。或找你的主教和信任的領袖談話。
不要害怕談論你面臨的掙扎。你可以發問,也可以有低潮。
只要記得你面對的宗教文化和壓力究竟是自我加諸的,還是來自你的團體。這些都可以改變。
但神的愛和你的永恆價值永不會改變。
原始文章由Amy Keim所寫,在mormonhub。com張貼,標題為《The Power of Religious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