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十二月康乃狄克小學發生槍擊案,發生地離我家很近。那時我有個五歲,即將在秋天去幼稚園的兒子。我不敢想像送他到學校後發現他被射殺的景象,光是這個想法就讓我覺得很害怕。我想像那些失去他們孩子的人的悲傷情況,接著我不禁疑惑,一個人怎麼能寬恕一個這麼邪惡的行為──奪去無辜孩子與試著保護他們的大人的性命呢?

身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常被稱為摩爾門教會)的成員,我一生當中都被教導要寬恕他人。耶穌基督教會中一本包含了現代啟示的經文《教義和聖約》解釋寬恕的必要。教義和聖約64:9-10寫道:

因此,我告訴你們,你們應當彼此寬恕;因為凡不寬恕弟兄的過犯的,在主前必被定罪;因為有更大的罪留在他身上。我,主,寬恕我要寬恕的人,但是你們必須寬恕所有的人。

 

寬恕即是自由

基督徒一直以來都讚揚寬恕的美德,最近科學家也同意這個觀點。根據德撒律新聞最近一篇由路易絲‧柯林斯所寫,標題為《寬恕帶來滿足與健康的生活》的文章中,科學與宗教都指出,寬恕對於冒犯我們的人影響很小,而對我們自己的生活影響卻是很大。

2003年四月一篇《寬恕會化仇恨為愛》的文章中,大衛.蘇倫森當時是七十員的會長團(七十員接受召喚,依後期聖徒教會管理體系的總會會長團與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指示,宣講福音並且建立教會)說道:

寬恕那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可能很難,可是只要我們這樣做,就會為自己開創一個更好的未來。別人錯誤的行為不再控制我們的生活方向。寬恕別人就是讓自己擁有自由,能選擇要怎樣過自己的生活。寬恕表示著過去的問題不再左右我們的命運,我們的心中能有神的愛,並展望未來。

身為一位妻子、母親與耶穌基督教會的成員,我經常依賴聖靈在我生活中的指引與引導。若我不寬恕他人,我就會失去生活中擁有聖靈陪伴的特權。我們一定要寬恕他人,好讓我們從仇恨與怨恨的重擔中獲得自由。

柯林斯在她德撒律新聞的文章中寫道,研究證實了寬恕的重要。她引用了小艾佛列.沃辛頓的研究,他在維吉尼亞聯邦大學教心理學,也是一位研究寬恕的專家:「本研究指出,若你心中懷有不諒解、憤怒與報復的念頭,你在生活當中將會有許多爭吵。」

「有一半的時間,寬恕會帶來正面的經驗;剩下的時間,寬恕會將負面的立場轉為中性,如此生活就可以繼續前進。」柯林斯寫道。

德撒律新聞的文章也引述了為treatmenttalk.com的凱西.鐸分博的文章,鐸分博指出,不願寬恕的人是作繭自縛。「不願寬恕就代表你仍舊是個受害者。(寬恕)是你為自己做的,不是為其他人。這代表了將你的精力用在治癒,而不是傷害。」

 

寬恕帶來奇蹟

明白寬恕的必要很簡單。寬恕是很難的──特別當你需要寬恕的是令人特別哀痛的事件。在我12歲的時候,我讀了柯麗.彭(Corrie ten Boom)的自傳,她是拉文布克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她其他四位家人都死了。她面對悲劇的勇氣深深啟發了我,我也用他的故事教導我自己的孩子。在2010年四月,當時為後期聖徒教會總主教團(在總會會長團的指示下管理教會屬世事務)第二副諮理的奇斯.麥克慕林在《我們的職責》中談到她的故事:

「柯麗……在集中營裡學到了神會幫助我們去寬恕。戰爭結束後,柯麗決定與人分享這個信息。有一次,她剛好對一群在德國飽受戰爭蹂躪的人們演說。她的信息是:「神寬恕世人」。柯麗.彭的忠信在那時帶來了祝福。

一名男子走向她。她認出那人就是集中營裡最殘酷的守衛之一。那名男子說:「妳在演講中提到了拉文布克集中營,我曾是那裡的守衛……但在那之後,……我成了一名基督徒。」他說他曾祈求神寬恕他過去所做的殘酷惡行。他伸出手來,問道:「妳願意原諒我嗎?」

柯麗.彭說:「他站在那裡伸出手──不過是幾秒鐘的時間,對我而言卻好像幾個小時,我內心掙扎,這是我所做過最艱難的一件事。 「……神寬恕世人的這項信息附帶了一個……條件:就是我們要寬恕曾經傷害我們的人……

「我默默祈禱,『……神啊,請幫助我!讓我能舉起手來,做到這件事。請您讓我有寬恕的感覺。』 「我僵硬地、機械式地將我的手塞進面前伸出的手。當我這樣做的時候,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一股暖流從我的肩膀升起,迅速的流到我的手臂,湧入我們相握的雙手中。就在那時,那股治癒的暖流彷彿充滿我的全身,使我熱淚盈眶。 「我哭著說:『這位弟兄,我全心全意地原諒你。』

「我們彼此──當初的守衛和囚犯──緊握著雙手,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從不曾像那時那般深刻地體會到神的愛。(Corrie ten Boom, Tramp for the Lord (1974), 54-55)

柯麗.彭展現了如何寬恕他人的典範:她願意選擇寬恕,而神給了她寬恕的能力和感覺。在2005年十月,當時是耶穌基督教會會長的戈登.興格萊會長,在《寬恕》中說道:「奇妙的是,懷著愛與包容的寬恕,能夠成就其他事物所無法做到的奇蹟。」

 

寬恕不代表沒關係

在家裡,我教導我的孩子,在他們對別人做錯事時要說「對不起」。我們常會說「沒關係」作為回應。但是我發現,一點都不「沒關係」,我不想要我的孩子認為那是沒關係的。哥哥打妹妹不會是沒關係,反之亦然。所以我們現在說:「你被寬恕了。」「你被寬恕了」代表我原諒你所做的事,而不是你做的事沒有錯。

在《寬恕會化仇恨為愛》的中,蘇倫森說道:在此我想澄清的是,我們絕不可將寬恕罪過和容忍惡行混為一談。……救主要我們拋棄各式各樣的惡行,並與之奮戰到底。我們誠然必須寬恕那傷害我們的鄰人,但也應積極努力地避免讓同樣的傷害再次發生。……寬恕並不要求我們接受或容忍惡行,也不要求我們對週遭世界或自己生活中所見的錯誤行為視若無睹。可是,當我們對抗罪惡時,千萬不可讓仇恨或憤怒控制了我們的思想或行為。

 

盡快化解歧異──特別是在家中

家中是最需要寬恕的場所。在我成長過程中,母親會對我們說:「你的朋友會來來去去,但是你的兄弟姐妹會永遠在你身邊。所以你們要成為朋友。」我們常會對那些對我們最重要與我們最常在一起的人發脾氣。

蘇倫森在寬恕的演講中談到我們需要盡快化解歧異,且不要讓歧異惡化。他說:救主說:「你同告你的對頭還在路上,就趕緊與他和息」(馬太福音5:25),祂吩咐我們要儘早消除彼此的歧異,不要讓激動的情緒失控,進而擴大為身體或情緒的虐待,淪為憤怒的奴隸。這項原則特別適用在我們自己的家中。……然而世上的每一個人,身處在這個低榮環境,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與重擔,都會有理由生氣——不管是真實的理由或想像出的理由。我們會如何反應?……

百瀚.楊會長曾經把生氣比作被毒蛇咬到。他說:「一個人被響尾蛇咬到時可採取兩種應變措施。你可以在憤怒、害怕,或想報復之餘去追趕那條蛇,把蛇給殺了。你也可以馬上把毒液吸出體外。」他說:「我們若採取後面的做法,活命的機會可能比較高;若試圖採取前面的做法,那麼我們可能在殺死蛇以前,就已毒發身亡。」

這真的是個清楚冷靜的想法。我們可以讓憤怒吞噬我們,就像蛇咬一樣,或是我們可以平靜並修復自己與家人的關係。對我來說,科學研究如何支持基督的教導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即便研究人員不會這麼想。科學與宗教並不總是站在同一陣線,但是當他們同意彼此的看法時,我們就應該要多注意一點了。寬恕對我們的身體、心理與靈性的健康是必要的。寬恕並非總是容易,但卻總是值得去做。

興格萊會長在演講中說道:我認為(寬恕)可說是世上最偉大的美德,也確實是世上最迫切需要的德行。這世上有太多卑劣行徑和虐待行為,太多的不寬容與仇恨。我們迫切需要……寬恕。願神幫助我們能夠變得更仁慈、表現更大的寬容、更願意寬恕人、……放下以往的怨恨不再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