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再活一次,我想要當個考古學家。我喜歡研究古代遺跡,然後根據考古紀錄拼湊人類的故事。我對於人類從以前到現在都不斷地為生命和死亡賦予不同的含義深深著迷。
許多葬禮都會陪葬武器、食物,或飾品。人們認為他們所愛的人在死後都會用到這些東西,明顯地他們相信人死後有來生。
北英格蘭的鐵器時代舊址,考古學家發現一個特殊的陪葬馬車。已逝者和其他陪葬物品被置於馬車上,這些陪葬品包括食物、珠寶、武器、衣物…等等,都保存相當完善。但真正令人歎為觀止的並不是其中的人類遺體,而是陪葬馬車旁仍舊站立不動的兩具馬遺骸。這真是個浩大的工程──為了使這兩隻馬被埋葬時在墳墓中維持站立的姿勢,它們被分次部分活埋。
你能想像要如何讓馬兒在被墳土埋葬時保持冷靜嗎?
這種奇怪又令人著迷的考古發現究竟和復活有何關聯?
對我來說,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可大了。
死後對來生的希望
我曾研究過不同的文化族群和考古遺跡,我發現一件重要的事:人類靈魂深處都存有某種希望,甚至可以說是某種渴求,人類期盼生命不會終止於今生,而是死後還有來生。因為對此如此堅定的渴求,早在機械發明以前,人們就費盡千百個小時建造安置給死者的紀念碑或墳墓,為他們的來生做準備。許多紀念塔碑的工程在今日來看,依舊是驚人的成就。
試想古代的食物來源、生命長短和人身安全都不比現代,每分每秒都彌足珍貴,而每天如何運用人力又更顯重要了。這些紀念塔碑傳達了這些文明所重視的東西:至親死後的來生。
打從人類存在開始,人們就非常重視復活的信仰。
那他們知道復活會藉由基督才能來到嗎?
不,他們不知道。
他們怎麼可能知道呢?
但他們靈魂的渴望卻從未歇止。
現在讓我們回到幾千年後,找出為什麼人類內心會有如此的渴望和信仰。
約瑟.斯密說:
「我們宗教的基本原則是使徒和先知對耶穌基督的見證,見證祂死亡、被埋葬,第三天復活,以及升天;有關我們宗教所有其他的事都只是這見證的附屬部分。」(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121頁)
我個人相信耶穌基督的福音能運用在所有男人女人身上,無論他們是否是教會成員。基督復活的那一刻,無論他們的信仰為何,復活從此就能運用在所有人類身上。
當神,我們的天父說:「看啊,這就是我的事工和我的榮耀——促成人的不死和永生。」(摩西書1:39)祂是認真的──包含任何地方、任何時代的人。
讓我們回到古代的另一段時光,見證知識就是力量。
便雅憫王最後的演講
摩爾門經中我最喜歡的其中一個故事就是老邁的國王便雅憫在夜間受天使拜訪的故事。
便雅憫王用一生的時光為他的人民服務,他也告訴我們要這麼做。
他不只擔任領導者的角色,更努力工作支持他自己的家庭。他與人們一同站在守衛線,以自己的刀劍捍衛他們,也身懷許多技能與精通各樣知識。
但是在他死前,主的神聖使者讓年邁且虛弱的他宣講了他的遺言與最後的見證:他對耶穌基督簡單清楚的宣言。
他的一生付出許多貢獻,然而他最後的訊息卻是耶穌基督的復活──甚至早在基督來到世上以前他就說出了這預言。
便雅憫王用盡他靈魂所有的力量告訴他的兒子們:
「我兒,我希望你們記住,要不是這些包含紀錄和誡命的頁片,我們必然飽受無知之苦,甚至在此時,還不了解神的奧祕。」(摩賽亞書1:3)
他又說:
「…希望你們記得努力查考這些紀錄,使你們能從中獲益…」(摩賽亞書1:7)
我認為他所說的「獲益」不是金錢、權力、名聲上的獲益。
我相信他指的是力量。
阿賓納代的見證
現在讓我們快轉到便雅憫王的後裔──挪亞王。
挪亞王並不是一個好國王,他是個徹底的壞蛋。他沒有聽從便雅憫王的警告去勤奮研讀經文,反而做些違反世道的事。
儘管他的一切屬世成就,他卻對現身斥責他的阿賓納代無可奈何。
不平凡的阿賓納代留下了浴火的見證。
阿賓納代有力地分享了對基督復活的見證,他說:
「不要碰我,假如你們伸手抓我,神必擊打你們…你們看,你們沒有力量殺我…」(摩賽亞書13:3, 7)
基督復活的訊息是如此有力量,竟然可以保護他不受敵人襲擊。
我們讀到摩爾門經中其他人分享相同的見證的人也有類似的遭遇,像是尼腓和艾繆萊克、李海和尼腓(尼腓三書的兄弟),和拉曼人撒母耳等等。
是什麼樣的訊息這麼重要呢?阿賓納代說:
「現在,我把未來的事當過去的事來講,如果基督沒有來到世上,就不可能有救贖。如果基督沒有從死裡復活,沒有打斷死亡的枷鎖而使墳墓不能得勝,並使死亡失去毒鉤,就不可能有復活。」(摩賽亞書16:6-7)
他以歡喜的語氣下了結語:
「但確實有復活!」(摩賽亞書16:8)
你可以想像這句話的力量嗎?!
阿賓納代出生在基督出現的好幾百年前──而且還活在另外一塊大陸上──距離基督出生的社會族群和信仰千里之外的地方。
但我很喜歡阿賓納代的原因就是他確實知道。他的知識給了他力量。
這項知識也能給予你我力量。
當你讀到阿賓納代的話時你有什麼感受?
「但確實有復活,所以墳墓沒有得勝,死亡的毒鉤也因基督而被吞沒了。祂是世界的光和生命,是的,是無盡的、永不暗淡的光,也是無盡的、不再死亡的生命。」(摩賽亞書16:8-9)
這是個轉捩點。
使我充滿 。
死亡並非終點
墳墓無法獲勝。死亡的痛苦被吞噬。死亡或改變雖都帶來痛苦,但這痛苦卻不會滯留。
突然間人類故事改變了。死亡不再是故事的終結,反而成為故事的過程,使人們都能有機會向前邁進迎向更偉大的事物。
阿賓納代又說了更多關於偉大旅程的事:
「這必死的要穿上不死,必朽壞的要穿上不朽壞…」(摩賽亞書16:10)
當我讀到這些,我忍不住回想起建立令人瞠目結舌的建築的古文明,他們這麼做只為了緊抓住那對來生的微小希望。
而這些對於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呢?
當我看著我的孩子,我看見永恆的成長、永恆的家庭,被孩子惹到抓狂的永恆機會。當我看著我自己,我看見悔改自己犯的錯誤的永恆機會…但我也看見學習世界的過去和未來及所有來到世上的人的永恆機會。當我看著我的先生,我看見去愛和被愛的永恆機會。和我最好的朋友在一起的永恆機會。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但時間、考驗,和不同的觀點都教導了我許多關於愛的事。
當我看著世界,我看見我永恆的兄弟姊妹,我曾見過他們之中很多人,並也學會像愛自己、看重自己一樣對待他們。
福音的好信息就是復活。復活已被設計為我們帶來希望,一種讓我們變得更好的希望、一種我們能幫助他人並為他人服務的希望、一種讓我們有不同成就的希望、一種今生不僅限於今生的希望,一種在今生建造的紀念物在死後仍舊有意義的希望。
對基督的希望應該帶領我們擁有更多信心。基督的計畫是要讓我們繼承祂擁有的一切,讓我們做出改變,奉祂的名、透過祂的方式改變,並幫助他人歸向基督,就像祂被釘死在十字架後回到天上那樣。
古人懷抱著希望建造紀念塔碑,期待為自己的來生帶來意義。有著經文、現代先知、個人啟示的禮物,這世代的我們知道這是真實的:來生擁有意義。
當我們尋求建立對基督的榮耀最棒的禮物──復活──的堅強見證作為我們活生生的紀念塔碑時,只要符合神的旨意,就像古時的阿賓納代有力量對抗挪亞王和他的手下那樣,我們也能以不同的方式獲得這力量。
原始文章由Jessica Clark所寫,在ldsblogs.com張貼,標題為《Resurrection: A New Spin on the Human Story》
延伸閱讀:通往完全的道路
延伸閱讀:耶穌基督的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