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你們祈求,就必得著;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必得著;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尼腓三書27:29)
福音的基礎
我第一次學習祈禱,是和家人一起跪下來作家庭祈禱。在我聆聽母親祈禱、還有在他們幫助我說出頭幾次禱告時,我學到了祈禱的用語。我也學到,我可以跟天父說話,祈求祂指引我。小時候雖然我對祈禱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過祈禱後來成為我生命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我也始終保有這個習慣。現在我還在繼續學習,也越來越了解祈禱的力量。
祈禱可以帶來天堂的力量,將我們頭腦裡的煩憂與痛苦轉向基督,並知道我們只要誠心祈求,天父必會回答我們祈禱。小時候祈禱的習慣逐漸隨著年齡慢慢成熟,我也開始懂得禱告的真諦。禱告不需要氣派的儀式,也不需要做給其他人看來表現自己的誠心;我學到禱告是與天父的溝通,也代表這並不只是單獨的事件,而是接連不斷的程序,直到我們獲得回答。
我很喜歡詩歌本中的「莫忘禱告」,歌詞簡單明瞭地闡明倒禱告的最佳時機:
「今晨你離開房間時,曾否做禱告?你心裡充滿憤恨時,曾否做禱告?當痛苦考驗來臨時,曾否做禱告?」
我們會發現,為什麼有些人的禱告常常獲得應許,而有些卻要花上一段時間才會獲得解答呢?十二使徒定額組大衛・貝納長老給我們很好的建議:我們所做的一切事若都與主商量,祈禱就會變得更有意義(見阿爾瑪書37:37)。有意義的祈禱包括運用信心及耐心等待神的回答。要記住我們禱告的真正目的並非只有獲得生活上的指引,最重要的其實是將我們的心轉向神的心,將我們心中的意念與神的意念合一。如此一來,我們才會獲得啟示,或是了解神給予我們的啟示。大衛・貝納長老繼續教導啟示是天父對祂世上兒女的溝通。我們若用信心祈求,就能獲得啟示上加啟示、知識上加知識,使我們能知道奧祕及令人平安的事──帶來喜樂及永生的事(見教約42:61)。奧祕是指那些只能透過聖靈的力量來知道和了解的事。透過平凡的祈禱,當我們每天時時刻刻與主祈禱,與主商量、表達感激、祈求獲得理解力、指引與協助時,禱告就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我們若記得自己與神的關係,並留意以下的忠告,我們的禱告就會變得很有意義:
「為你所需要的一切援助呼求神;是的,讓你所做的一切都為了主,無論你到哪裡去,都在主裡面;是的,讓你所有的思想都對準主,是的,讓你心中的愛永遠放在主身上。你所做的一切事都要與主商量,祂必指導你做有益的事;是的,晚上睡眠時,將你交給主,讓祂在你睡眠中看顧你;早晨起身時,讓你的心充滿對神的感謝;如果你這樣做,你必在末日被高舉。」(阿爾瑪書37:36-37)
無時無刻禱告
救主的榜樣也教導我們什麼時候才是禱告的最佳時刻。許多在經文中的例子闡明,當耶穌基督施行奇蹟前,他都會獻上感激的祈禱,然後奇蹟發生。感恩與祈禱是息息相關,如果我們只是將禱告作為與主討價還價的清單,那麼不論我們一天當中做多少次祈禱,都不會得到答覆:反之,如果我們用感恩的心時常做祈禱,會看到天父的雙手在生活中克服重重考驗。
麥基奧大衛會長作證說:「的確,我們祈禱的回答可能不會一直如我們所願那樣直接、快速地來到,或是按照我們所期望的方式來到;但答覆一定會來到,且回覆的時機及方式都是對獻上懇求之人最有利的。」(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69, 153.)要感謝有時候神讓我們掙扎了一段長時間後才回答我們的禱告。我們的性格會成長,信心會增加。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信心越大,性格就會更堅毅,而增強的性格會提升我們的能力,讓我們能運用更大的信心。
十二使徒李察‧司考德長老也用感恩教導我們:
「當你謹慎地準備,作了熱烈的祈禱,等待了一段合理的時間後,依然沒有感受到回答時,該怎麼辦呢?這樣的事發生時,不妨表達你的感謝,因為這證明了祂信任你。你若生活配稱,所作的選擇符合救主的教導,當需要採取行動的時候來到時,要懷著信賴前進。只要你敏於察覺聖靈的提示,就一定會在適當的時候得到那提示:若不是思想恍惚,告訴你那是個不好的選擇,就是會讓你感到平安或心胸中的燃燒,證實你的決定是正確的。你若生活正義,在採取行動時信賴神,神不會在你作了錯誤的決定時,讓你走得太遠而未及時警告你。」(李察‧司考德長老,《善用來自天上的恩賜──祈禱》,2007年4月,總會成員大會)
我見證當我們時時刻刻將心轉向主,以感恩的心謙卑地向主祈求指引,祂必會展開雙手並傾注祂的聖靈與我們同在。禱告,時時刻刻祈禱,我們便會更加了解「因為凡祈求的就必得著」的真諦。